制药厂在选择碳源时,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,包括成本、反应速度、毒性、稳定性等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碳源及其优缺点,供制药厂在选择时参考:
甲醇:甲醇作为外碳源具有运行成本低、污泥产率低的优点。然而,它也有一些缺点,如成本相对较高、反应时间慢、不能被所有微生物利用,以及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。因此,虽然甲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,但制药厂需要权衡其优缺点。
乙酸钠:乙酸钠的优点是可以对脱氮过程立即做出反应,可以作为水厂的应急处理。它无毒,污泥产量与甲醇相近,可考虑作为甲醇的替代碳源。然而,乙酸钠的价格偏高,这可能会增加制药厂的成本。
葡萄糖:葡萄糖作为碳源的成本较低,需要配置溶液,是目前比较普及的一种碳源。然而,它是多分子有机物,不易被微生物所运用,非常容易造成出水中COD的升高。此外,葡萄糖的脱氮率较低,需要较高的C/N比才能实现有效的脱氮。
生物质碳源:生物质碳源的成本低,性价比高,但稳定性需要提高。这种碳源来源于可再生资源,具有环保优势。然而,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可能不如其他碳源。
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碳源外,制药厂还可以考虑其他碳源,如污泥水解上清液、啤酒废水和垃圾渗滤液等。这些碳源具有不同的优缺点,制药厂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需求、成本控制、环保要求等因素进行选择。
在选择碳源时,制药厂还需要考虑碳源对产品质量的影响。不同的碳源可能会影响产品的纯度、色泽、稳定性等方面。因此,制药厂需要选择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碳源,并进行充分的试验和验证。
总之,制药厂在选择碳源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,选择适合自己的碳源。同时,制药厂还需要关注碳源的市场供应情况和价格波动,以便及时调整采购策略。